作者:陳望華
來源:《風聲》月刊 2013年 10月號
梁振英當特首後,施政一直不順利,無論傳媒還是政界的支持度都下跌得很快,熟悉梁振英的人士表示,梁今日窘境與他的個性、用人佈局有密切關係。
梁振英剛剛上台後,決定公開招聘副局長與政治助理,這個決定在當時是他的執政亮點之一,公務員與年輕一代對他的支持度很高,許多人表示,有興趣參加競聘。
副局長與政治助理公開招聘在法律上是不需要的,如美國的歷屆新總統,上任後要任命超過3000個公務人員,並不需要公開招聘。香港的公務員隊伍比美國小得多,所以政治任命的人不多,3個司長12個副局長12個助理。
拒絕何永謙,令支持者失望
僅從程序上講,梁的決定無可厚非,但梁過分公事公辦,令許多舊部寒心。梁振英的競選辦副主任何永謙,在競選期間主要負責政綱的編寫,梁上會後,何永謙沒有得到政治任命,經過公開招聘後落選。更令梁的支持者不滿的是,在公開招聘後,梁沒有在宣布結果之前與何永謙協商,而是在公開招聘後用程序冰冷拒絕何永謙,這是不太合理的安排。
上任之初的這次安排失當並沒有引起很大的社會反響,因為影響到的人不多,但這對梁振英的佈局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這讓他在政界始終沒有很堅定的支持者,立法會、工聯會等機構與黨派內,梁在關鍵時刻都缺乏有力、連貫的支持力量,沒有支持者就沒有一個很堅定的政治聯盟。
啟用不懂政治的吳克儉
梁上台不足百日,即爆發震動全港的反國教風波。國民教育科雖然是曾蔭權時代的遺產,但梁的處置失當,也需對此負直接責任。一位跟梁熟悉的人說:「梁振英上台後,找的很多是專業人士,很多以前在政治上沒有公開發表過政見的,比如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他本身的專業是人力資源的,在考試局做過顧問。他不是政治(political)的人,但他第一件處理的事很政治,就是國民教育事件。吳克儉是從一個很專業的角度上看國民教育,但他很缺乏政治敏感度。」
國教問題曾蔭權時代就有諮詢,諮詢期結束後就要推動政策,進立法會討論。 「CY沒有考慮國民教育本身就很意識形態,本身叫國民教育還是公民教育很爭議,教材怎麼定絕對是很政治化的事,不是行政的事。找一個懂政治的人一定不會出現嗎?不能肯定,但推銷方法上有很多地方可以斟酌的,包括是不是要在9月份立法會選舉之前,因為泛民肯定會炒,是不是可以延期……後來出現的狀況等於政治自殺,教材很多價值觀不敏感的地方就更不用說了,為什麼面對那麼多難題,從選人、佈局,從一開始佈局上基本上已經可以看到後來的結局」。
有人曾這樣描述CY的「不粘鍋」性格:「CY性格是double arms(與人保持兩臂距離)」 。據說,當初競選特首時,競選辦裡面也沒有人單獨跟梁吃飯超過兩次的。
梁振英的不粘鍋性格也影響了他與工商界的關係,在香港立法會裡,如不能與工商界保持很好的溝通,就很難得到立法會的支持,施政不暢是必然的。梁振英與工商界刻意保持距離,並沒有因此改變香港市民「官商勾結」的總體印象,市民對地產霸權的不滿也會轉嫁到港府身上。因此,梁振英若想改變當前的施政困境,必須改變自己的不粘鍋性格,尋求至少一派的強力支持。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