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風聲》月刊 2013年 11月號
2017年普選日益臨近,香港躁動不已,各派勢力紛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政改辦法,背後是香港管治權之爭,成為中國與西方國家博奕的關鍵議題。代表北京官方聲音的香港中資媒體《文匯報》、《大公報》等近日連續發文,指美國、英國等境外勢力正在利用情報人員、外交手段等形式對香港進行滲透,希望在香港未來政制發展中有所影響。
英國外交大臣施維爾日前在《明報》、《南華早報》發表署名文章,「關心」香港政制發展。香港中資媒體隨即出招,抨擊英國在「九七」之後繼續幹預香港政治。
香港《文匯報》稱,香港回歸16年來,一大批隱蔽身份的軍情六處特務回流香港,滲入政黨、團體、司法界、商會、傳媒、政府要害部門,搶奪香港管治權。針對英國在港的間諜活動,《大公報》提醒說,香港市民對此需保持清醒認識,更要保持警覺,如果國家利益因此受損,香港也不可能獨善其身。
《大公報》稱,與美國「依賴高科技」相比,英國情報機構更註重「人的資源」,即十分註重對關鍵人物的收買與策反,「放長線釣大魚」。為了達到目標,長期盯住關鍵人物,時間可以長達數年甚至十數年之久。正是這種情報運作方式,令英國當局可以在十分低調、不易被察覺的情況下,獲取大量核心情報。此外,英國情報機構在香港還有一招「殺手鐧」,即擁有大量政府高級公務員的絕密資料,包括個人污點、個人升遷軌跡等等。在回歸前一年,此類資料並未在香港銷毀,而是運回了英國。通過此類資料,長期控制著一批港英過渡期的高級官員,一旦有必要,則利用在港的喉舌媒體,發放不利消息以打擊目標。前發展局局長麥齊光因騙領房屋津貼被控,但所有指控證據是源自數十年前的公務員資料,擁有此等能力的,應該只有英國當局。
中資媒體還把批判目標指向佔領中環行動。大公報稱,佔領中環行動「是一場不折不扣的『顏色革命』」,是外國反華勢力視為奪取香港管治權的千載良機,「為此,多年來隱藏在香港的『戰略潛伏者』及網絡紛紛傾巢而出。除了調動夏千福來港坐鎮大局外,港英前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兼軍情六處間諜顧汝德已先一步來港策應;大批港英餘孽也紛紛浮上檯面。陳方安生的『香港2020』正式掛牌作中路調派;『真普選聯盟』集結大批反共文人發動『文攻』,『佔領中環』小組鼓動群眾負責『武嚇』,目標都是迫使中央政府接納一個反對派的方案,讓余若薇或其他反對派人士成功入閘,借普選為手段奪取香港管治權。」
事實上,從2003年以來,中方已經多次警告和批評美國駐港總領事不要幹預香港內部事務。值得註意的是,中共早在六年前的政治報告中,涉及香港部分的表述已經強調要反對外部勢力,顯示中央警惕外部勢力特別是美國幹預港澳事務,也顯示出北京對於在香港普選過渡期相應要加強管治權的緊迫感。十七大報告涉港澳部分內容中提到「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幹預香港、澳門事務」,十八大報告更進一步指出,要「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幹預港澳事務」,表述的變動,顯示已從過去的立場上的反對,轉為實際的防範和遏制行動。
香港從來都是大國博奕之地,在中國加快崛起,提升國力的背景下,美國急於「重返亞太」,引發新一輪中美博弈,也引發北京與外部勢力在香港的角力。
2012年12月10日,美國情報委員會發布題為《全球趨勢2030:可能的世界》(Global Trends 2030:Alternative Worlds)的報告,指出中國將在2030年前幾年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並足以成為最大的「規則改變者」。報告同時指出,中國崛起同樣存在「不確定性」,如果東亞領海爭端升級,亞洲國家勢必站到美國一邊,中國將成為美國「最大的敵人」。
美國防範中國這個「最大的敵人」,自然將香港視為其重返亞洲、制約中國的一個重要的戰略支點。美國「重返亞太」,旨在強化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力量存在,必然要強化美國在香港的力量存在,從而達到戰略牽制和長遠影響中國的目的。
從北京的角度看來,美國加快重返亞太的步伐,必然加快與香港本土反對勢力結合,借力打力,達到強化其幹預港澳事務力度的目的,這肯定令香港的局勢變得更為復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